咖思漫 > 杂谈 > 正文

​《花桥荣记》,一碗桂林米粉的故事演哭万人

2025-06-23 02:18 来源:咖思漫 点击:143

《花桥荣记》,一碗桂林米粉的故事演哭万人

作者:张友豪 刘峥

来源:当代广西网

位于台北长春路的“花桥荣记”开张了,街坊邻居都来祝贺。记者 刘峥 摄

来自广西的“秦癫子”和“李半城”成了台北“花桥荣记”米粉店的常客。记者 张友豪 摄

在台北吃上一碗久别的桂林米粉,卢先生兴奋不已。记者 张友豪 摄

“米粉丫头”听奶奶讲桂林米粉制作工艺。 记者 刘峥 摄

当年在桂林时,一位米粉店的小工,因少挑一担漓江水使得米粉变味,被师傅惩罚。记者 张友豪 摄

当年,一碗米粉联结了一段姻缘。记者 张友豪 摄

“米粉丫头”和奶奶在听桂剧。 记者 刘峥 摄

纵然隔着时空,但米粉店老板娘仿佛还能看见当初的爱情。 记者 刘峥 摄

米粉店老板娘希望还能在漓江边的桂花树下洗头,让丈夫寻着香味来到眼前。记者 张友豪 摄

剧组演职人员合影。记者 张友豪 摄

当代广西网讯(记者 张友豪 刘峥)2016年11月28日,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说改编、由广西群众艺术馆担纲排演的话剧《花桥荣记》在南宁剧场展演。

故事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,出生在广西桂林的主人公春梦婆依靠家传的秘方和手艺,在台北长春路上开了家桂林老字号米粉店。常来光顾米粉店的大多是些小人物,其中卢先生、秦癫子、李半城均是老板娘的广西同乡。在台北的几十载岁月里,这些小人物一直在深情地回望故乡那座花桥边的那碗桂林米粉。

该剧通过台北桂林米粉老字号“荣记”的沉浮和人物坎坷的命运,及剧中人物对故乡广西一次次的回忆,着力表现他们永藏心底的乡音、乡情、乡恋,用一碗米粉串起了海峡两岸隔不断的文化血脉,让人看到身居宝岛台湾的广西人的乡愁之源。

据了解,话剧《花桥荣记》是广西群众艺术馆建馆60周年文化惠民演出,由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、广西天昌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,国家一级编剧张仁胜担任编剧、一级导演胡筱坪担任导演、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秦文宝担任舞美和服装设计,广西群众艺术馆制作演出。